跳到主要內容區

發社動態

Somowalay ∣ 最新消息

發社榮譽榜

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,座標花蓮,主要培育族群事務與民族社會工作的專業人才

本系以民族發展為本,社會工作為用,以豐富課程、多元師資、引入原住民族兼具深度與廣度的研究視角,培養熟稔族群事務、社會工作實務現場和學術研究的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人才。我們不僅是學術單位,更像部落與大家庭,讓同學遮風避雨之餘專注發展知識復返與文化主權的重要目標。

發社影響力

ImgDesc(另開新視窗)

🎉捷報!!!🎉
恭喜發社系超棒的學生團隊——972和平夢工廠,成功獲得第九屆法藍瓷想像計畫✨

這群來自不同領域的同學,將在暑假深入花蓮和平部落,展開一場用藝術、文化、行動點亮夢想的教育營隊🔥

從課堂到田野,從學習到實踐,發社系持續用行動證明:青春可以很有力量,改變可以從現在開始!

一起為他們喝采👏,一起期待他們在山海之間綻放的美好故事🌱

ImgDesc(另開新視窗)

在「長期照顧概論」課程中,我們運用《長照規劃師》桌遊,帶領同學模擬家庭照顧者的人生選擇題。

👉 要不要請看護?
👉 經濟怎麼分配?
👉 資源夠不夠?壓力誰來扛?
👉 怎麼跟家人溝通?誰負責照顧?

透過桌遊的體驗,讓同學們感受到—照顧,從來不是簡單的選擇題,而是一場人生的長跑

ImgDesc(另開新視窗)

本周的「社會團體工作」課程邀請職涯青年職涯發展中社工到課辦理工作坊,用牌卡和桌遊的方式,帶領學生進行一場深度地職涯探索與自我對話。

透過情境模擬與引導活動,同學們在輕鬆互動的氛圍中,更清楚認識自己的性格特質、價值觀與未來可能的職涯方向。活動中不乏驚喜與共鳴,許多同學也反思了自己過去的選擇與未來的想像。

更多...

學術研究成果

ImgDesc(另開新視窗)

你所認識的登山,是「挑戰自我」?還是「征服自然」?
發社系副教授 陳毅峰老師 在2024年冬天,和發社系助理、學生等共5人,組成了一支號稱「台灣組隊有史以來最弱陣容」走了一趟聖母峰基地營(EBC),用「走進高山」的方式,帶我們思考——

★為什麼人類會想爬到世界最高的山?
★那些幫忙背包、帶路的雪巴族人,他們又是怎麼看待這座神聖的山?
★登山,除了是挑戰自己,也可能是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。

這篇文章不僅是一篇記錄一邊走一扁、一邊喘的遊記,更深度書寫下了一路上的看見、關於山、關於文化、關於人的深刻觀察。

ImgDesc

由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出版的《臺大社會工作學刊》是台灣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學界的頂尖期刊,並自2010年起連續榮獲國科會收錄於TSSCI資課庫期刊名單當中,亦是國科會的期刊研究中,社工與社福學門中被引用次數最高的刊物。

於2024年12月出版的《臺大社會工作學刊》第50期中,本系莊曉霞教授的研究論文〈原住民族早育女性懷孕前的生命經驗:離散、錯置與創傷〉(與劉弘毅合著)、日宏煜副教授的研究議題討論〈國家福利體制與原住民族障礙者的交織身分:系統性的文獻回顧〉(與張恒豪、林駿杰、陳美智等合著)的研究論文皆獲收錄其中。

ImgDesc

「魔莎婆的家」是第一款為太魯閣族設計的結核病自我篩檢和衛教的Line機器人。

2023年本系日宏煜副教授研究室接受疾病管制署委託,研發太魯閣族結核病的防治工具。研究團隊和秀林鄉與萬榮鄉衛生所合作,收集37位太魯閣族結核病完治個案、11位都治關懷員及6位醫事人員對結核病的疾病敍事,並分析這些報導人對結核病的疾病解釋模式後,選擇開發了這一款LineBot

更多...

映像發社

...

更多...